由于碎片化加剧,很多品牌面临着三个问题:用户精准触达难、用户精细化运营难、用户精准营销难。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随着现在产品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想要获得收入和利润就也成为了企业不断思考的问题,想要做好营销,那么稳定的销售渠道和用户群体是基础,传统销售渠道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存在流量少,成本高,用户流失率高,粘性差的问题。
据@Tech星球 统计发现,腾讯从去年 6 月至今推出的新 App 仅有 3 个,相比于此前一口气连推 7 款社交 App 的盛况,差距不小;像阿里、字节、百度也曾尝试推出不少新产品,但只是上线的时候沸腾一小会,之后无水花。
每天早上9:00搜罗互联网新鲜事,助你找到新风向!
在以往流量时代,许多公司都在强调用户增长,想要用一切的力量去达到用户增长这个目的,不增长,不成功,彷佛产品一旦出现停滞的增长,就很难生存下去。但是近年来,随着新用户转化成本的逐年上升,互联网人口红利减少,产品和用户越来越多出现同质化和用户同量化。
传统销售渠道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存在流量少,成本高,用户流失率高,粘性差的问题。如何快速有效地实现用户增长成了棘手的问题,小编今天就来教你几个办法吧。
一个圈子中大部分都关注了你,一旦当你有某一个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它所带来的引爆的效果就会非常强。
本篇文章通过一个案例来介绍如何通过游戏化设计来实现用户增长,详尽的增长策略中详细地说明了日活增长、拉新增长、留存增长、变现增长的做法。
截止到2018年,移动网民用户增长放缓,接近人口大盘。微信作为全国移动网民的一款超级应用,在移动网民的渗透率超过90%。
当你的增长策略制定后,坚定,坚决,坚持的去贯彻下去。
就如同运营,产品一样,好的增长同样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迭代,需要长期稳定的输出。
7月14/15日,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重磅打造的「2018中国产品经理大会 · 深圳站」完美落幕。前网易市场副总裁、有道联合创始人 胡琛,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传播、营销与产品间的融合与新机会》话题。
上线两年半,但GMV已经达到了国内电商第三名,远超唯品会、蘑菇街等老牌电商企业,日单量更是已经超过了京东。如此快的增长速度,背后对应的是怎样的产品和运营策略呢?文章将试图分析出拼多多的增长逻辑。
本文是我从三个层次总结的增长怎么做:初创、爆发期、成熟期。总的来说就是初创期尽量节俭的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的三板斧,然后逐渐过渡到成熟期的一整套体系。
用户增长(User Growth,后文简称UG)这个概念是美国传来的,从趋势看,以后肯定会是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标配。
落地页有两个用途:承接流量和转化用户。对这两个用途进行展开,又可以分为有价值的商品展示和收集用户资料。用户看到商家投放的信息之后,对信息感兴趣才会点击,进入落地页后,如果对落地页展示的内容感兴趣,则会再进一步进行操作。
首先,要先明确什么是运营,怎么做用户增长策略。关于这两个问题,我想引用下业内人士的观点。运营是通过用户、内容、品牌等运营方式,传递产品价值、打造内容生态、创造新玩法,将产品和用户更好连接,达到产品最终目的。—韩叙
用户在选择我们的时候,我们同样也在选择用户,不是什么类型的用户我们都需要的,准确地说,用户只是某一类需求的集合体,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人会有很多需求,当需求刚好符合我们产品时,则是我们的用户,当需求不存在的时候,自然就不是我们的用户。
-
2021-11-18 17:28:08
-
2021-11-26 20:04:46
-
2021-11-01 16:55:37
-
2021-11-01 16:50:50
-
2021-10-28 16:47:15
-
2021-10-26 16:51:57
-
2021-10-22 15:08:18
-
2021-10-21 15:59:18
-
2021-10-20 15:27:49
-
2022-05-31 09:5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