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从人生终点看看自己想要什么
我参加过的一次印象深刻的葬礼是怎样的?它带给我什么感受?
如果一年后我就死了,我会怎么安排我现在的生活?
如果我明天要死,我今天要做什么?
我死的时候,我希望自己的墓志铭上写些什么?为什么希望这样写?
如果我死了,我认为自己做过的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什么?
临死的一刻,我会怎么评价我自己?
文:meiya
来源:meiya(ID:OneStepUp)
最近,台湾著名主持人博达仁“安乐死”的视频刷爆网络。博达仁罹患胰腺癌晚期,痛苦不堪。
博达仁在儿子和其他家人的陪伴下在瑞士接受了“安乐死”。视频中,他神色如常地服下工作人员给的药,微笑着说“再见”,整个过程平静而轻松。之后,儿子搂着他,对他说:“爸爸,我们爱你”。儿子看着父亲慢慢停止呼吸,离开这个世界。
这个视频引起大家对“死亡”这个话题的讨论。如果我们能够这样从容平静地面对死亡,死亡似乎也没有那么可怕。死亡虽然沉重,但是却可以教导我们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思考死亡,对我们活得更有意义是非常有帮助的。
今天推荐这篇文章,看看直面死亡,我们可以获得怎样的改变?
-01-
死亡体验,改变人生
全美知名的神经外科医生埃本•亚历山大写了一本书叫《天堂的证据》,讲了自己的濒死体验,并从这体验中获得治愈和新生的故事。
原本身体健康的他忽然患了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大肠杆菌脑膜炎,这种细菌性脑膜炎几乎是致命的,经过7天的濒临死亡的昏迷后,在致死率超过了97%的情况下,他奇迹般苏醒过来,几个月后完全痊愈。
在昏迷期间他见到了生机勃勃,极致美好的天堂:郁郁葱葱的树木,广袤的田野,潺潺的溪流,玩耍嬉闹的孩子……和一个天使般的女孩坐在一个由上百万只蝴蝶组成的“平台”上,他们坐在蝴蝶翅膀上,女孩传递给他这样的信息:“你被爱拥抱。你没有恐惧。你不怕犯错。”
这次濒死体验让这位原本是“科学家还原论者”变成了“看见天堂的人”,同时彻底治愈了他支离破碎的灵魂。
埃本是被领养的孩子,当46岁的他在自己孩子的鼓励下,联系生身父母却得到“他们还……不想跟你相认”的答复时,他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重创,自责,被抛弃,不被爱,不知道自己是谁,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等负面的情绪包围着他,使他深陷抑郁情绪长达7年之久。
濒死体验让他找到真实的自己,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一直是被爱的,上帝给予他无条件的爱,认识到宇宙中所有的生命体都是紧密相连的。
他重新接纳了自己,不完整的残缺感被补全了,也看到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爱着自己的家人,并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经历了这次濒死体验后,他明白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作为一名科学家和医生,一直有着两个不可推卸的责任:探求真相和救死扶伤。现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成了承担这两个责任的方式,他将自己的故事分享出来,是自己作为一个治愈者应该肩负的使命。
从某一个方面讲,埃本很幸运,不单是他得了重病而康复,而是体验了濒死的感觉。
濒死体验会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很多甚至会促其整个人生的觉醒,让人看到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什么,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开始活得明白,变得清醒,造成戏剧性的长久的正向改变。
在现实生活中和许多文学作品里我们都能看到,那些遭遇了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人,如患了危及生命的疾病的人,遭遇重大车祸的人,他们往往与之前判若两人。
赫尔曼·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写了名言:接近死亡时,究竟是万念俱消,还是留下最后启示的痕迹,那只有死过了的作家才说得上来。
陀思妥耶夫斯基无疑就是这样的作家。
1849年春28岁的他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活动而被捕,经过7个月的审讯,军事法庭结束了对一案的审理。
一个月后,将21名被告被宣判处以死刑。 1849年12月 22日清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其他20位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成员一起,被押上囚车,向谢苗诺夫校场驶去。
“宪兵们将他们分开,使之排成散兵线,并把他们带上一座黑沉沉的断头台。检察长扯着嘶哑的嗓子开始宣布判决书,冷酷无情的判决词在寒风中传遍整个校场。
陀思妥耶夫斯基听到了他的名字,此时,他的头脑有点麻木,他突然想起了许许多多的往事,许许多多的亲人。他突然想到,‘有多少时光都白白地浪费掉了,有多少时光都在迷惘、谬误、无所事事和浑浑噩噩中虚废了;我太不知道珍惜它们,我做过多少违心的事啊”。
想到这时,他对生命涌动起一种最真实的热爱,‘生命是大自然的赐予,生活是一种幸福,每分钟都会成为终生的幸福……’”
枪声响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目睹排在自己前面的三位队友被枪决,接下去的就是他了,他与几位好友拥抱,吻别。
但是,枪声并没有响。沙皇尼古拉一世的赦免令传到了刑场。所有的人被改判为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
生死只在一线之间,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使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受了常人无法体验到的生与死的考验,在精神上他获得了一种无可比拟的力量。”
20年后,将被判死刑的情景写进了小说《白痴》。经过死亡的考验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此后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将写作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开始非常勤奋地写作,写出了《罪与罚》《卡拉玛佐夫兄弟》等文学巨著,成了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狄更斯小说《圣诞颂歌》中的主人公吝啬鬼斯克鲁奇也经历了一次死亡体验从而获得整个人生的觉醒。因为“未来之灵”在圣诞夜的探访,他目睹了自己的死亡,陌生人抢夺他的东西,甚至不放过他的床单和睡衣,听见邻居轻描淡写地谈论他的死亡,他还参加了自己的葬礼,凝视、抚摸自己的墓碑。
这一次的死亡体验使他的整个人格发生了改变,他终于明白是自己昔日的所作所为而失去了爱情、幸福、快乐和生命。虽然自己是这样的一个人,但在美好的圣诞节还能得到别人诚挚热切的祝福,于是他发誓改过自新。他从一个冷漠自私的吝啬鬼变成热情大方又对人充满同情心的好人,人生从此焕然一新。
想象一下,如果你参加了自己的葬礼,凝视、抚摸自己的墓碑。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我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听过一个人参加自己葬礼的故事(不是死了之后灵魂出窍去考察自己的葬礼,而是真的参加)。
电视嘉宾是个普通的女大学生,学习心理学,但是为人懒散,拖延严重,因为拖延耽误了许多重要的事情。为了改变自己,她找了几个好朋友,给自己认真策划了一场“葬礼”。
在“葬礼”上,她的黑白照片摆放在灵堂中间,旁白放着花圈,空气中播放着哀乐,她躺在棺材中,听着亲朋好友致哀悼词,讲述她的人生,然后人们合上棺材盖,抬起她的棺材走了一段路。
因为体验了这次葬礼,她反思了自己的人生,感觉“旧我”已死,“新我”诞生,从此变得更积极主动地生活,懒散拖延的毛病也改善了许多。
据说,也有人还没有死,就给自己修了一个坟,每每难以做重大决定时,每每感觉要迷失自己,忘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就会到自己的坟前坐一坐,想着如果他死了,对这些事情会怎么看……
这往往会让他做出清醒、明智的决定,可以避免做出不少自己日后会后悔的事情。
私以为,每个人最好都能体验一次这样的葬礼或者给自己修个坟墓,现在还有不少人会去“死亡体验馆”体验死亡(我有机会,一定也要体验一次),虽然是有意策划的,但是一个人体验过死亡,才更加珍惜活着,死亡体验会让我们去思考:
什么才是我想要的?
什么对我来说是生命中重要的和有意义的?
我现在做的事情是不是自己想做的?
在心理咨询中,为了促使来访者去思考对于自己而言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意义的,推动他不要再浪费时间下去,鼓励他去活出真实的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我有时会采用这样一个方法:
将报纸撕成一个长条,然后双手拉着这根纸条,对他说:这个报纸的长度代表着你生命的长度,假设你活到了80岁。
过去你花了很多时间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浪费了自己的很多时间,现在你30岁,过去的这30年你无法再重新来过(一边说,一边撕掉30/80的报纸长度);
65岁之后你的身体衰老,行动力减弱,还患上老年病, 65岁到80岁这段时间你很可能没有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里要去掉15年(撕掉15/50的报纸长度);
剩下的35年里,睡觉要占掉1/3的时间(撕掉12/35的报纸长度);然后你要工作赚钱、做饭、吃饭、洗澡、穿衣打扮、闲聊、购物、打电话、上网看新闻看评论、看电视电影、刷微信朋友圈、走路、坐车、旅行、结婚后夫妻吵架,有孩子以后照顾孩子,养孩子,照顾和陪伴父母等,这些事情会花掉你多少时间呢?要不要60—80%的时间(撕掉剩下报纸的80%的长度)?
最后剩下5-8年的时间(我的手上只剩下短短的一小截报纸在空气中微微颤抖),你想要做什么呢?
这种方式对一些来访者来说会起到震撼内心的作用,促使他做出积极的改变,过一种更贴近自己内心的生活,对另外一些来访者而言,触动并没有那么大,但是这个方法一定程度上都会让他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去问问自己:我想要怎样的生活?我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
-02-
直视死亡,才能更珍惜时间
在外国影视剧里,我发现在他们生活的社区周围常常有像公园一样的墓地,这些公墓大多绿树环绕,鲜花绽放,景色优美,并没有给人阴森恐怖的感觉。
许多的墓地甚至还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法国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绿荫公墓、奥地利维也纳的中央陵园等。这些在城市中的墓地,不仅给人们寄托哀思的空间,也提醒生者要珍惜活着的时光。
作家蒙田认为我们的房间应该要有一扇可以俯视墓地的窗户,也许正是基于此。看着墓地会让一个人的头脑保持清醒,提醒自己要珍惜时间,活得不再浑浑噩噩。
比起西方国家,中国城市少见墓地,墓地大都在很远的郊区。这跟我们对死亡的态度有关。在我们的文化中,认为死是不吉利的,墓地也是不吉利的。墓地建在城市中会令许多人不满:活人怎么可以跟死人生活在一起呢?
在我的农村老家,大人吓唬玩闹的孩子常常会说: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扔在xxx的坟地上!我们提起墓地,总是觉得可怕。
我们害怕墓地,更害怕死,甚至连说“死”字都成了一种忌讳。我小的时候,过年是不能说“死”字,说“死”是不吉利的事情。
记得有一回过年,我因为说了一句“开心死了”被家族里的大人训斥:“大过年,说什么死!”
我们不是直视死亡,而是逃避死亡的,但是死亡是逃不掉的,人总是要死的,每一天我们都是朝着死亡更迈进了一步。
先贤早就教导我们生死相依,要向死而生,学习如何好好活着也就是学习如何死去,同样,学习如何死去也就是学习如何好好活着。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圣·奥古斯丁曾写道:“唯有面对死亡之时,一个人的自我才真正诞生。”
心理咨询大师欧文‧亚隆曾与癌症晚期病人有过长达十多年的密切接触,他发现许多人直面死亡时,不仅没有陷入绝望,反而产生了积极深远的改变。
人们放弃了生活中无关紧要的琐事,重新安排生活的重心,不做违背自己心意的事情,花时间跟爱的人更多的交流,他们变得更有勇气去冒险,生活也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他在《直视骄阳》一书说:“我们应该直面死亡,就像正视其他恐惧一样。我们应该去审思自己最终的归宿,去熟悉它,了解它……有引导的直视死亡,而不是压抑那种恐惧会让人生更加珍贵,更加深刻,更加有活力。”
-03-
没有好好活过的人最怕死
我自己的一次死亡体验是我爷爷的过世。那时候,他已经病得很严重了,整日卧床不起,无法说话了。我们整个家族的人每晚都会来到他的床边,大家彼此聊天,陪伴着他。最后,爷爷在奶奶的怀里,家人的陪伴下停止了呼吸,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我的爷爷是个农民,但是一辈子都在努力奋斗,他靠自己辛勤的劳动盖起两栋大房子,养活一大家子人。他是村里最早买电视的人,他五十多岁时在村里开小卖部,六十岁时还搞养殖业……
他不断寻求发展的一生和他对待病痛和死亡的态度,教会他的子孙如何面对生存与生活;在一天天和大家陪伴爷爷临死之前的日子里,我认识到爷爷教给我关于陪伴与爱的功课,也认识到他教会我:只有不虚度的人生在将死之际才能克服死亡的焦虑和恐惧,让一个人安然逝去。
某一期的《奇葩大会》上,来了一位做临终关怀的男士。
高晓松问他,什么人最怕死?
他说,没有好好活过的人最怕死,那些恣意活过的人,对死最坦然。
一个人如果不想在死之前充满恐惧和遗憾,那他就应该尽力地活出自己。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做的那次著名演讲中讲了三个故事,其中第三个就是有关死亡的。他说:
我十七岁的时候,我读到了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开始,过了 33 年,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如当答案连续很多次被给予“不是”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 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
你有时候会思考你将会失去某些东西,“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知道的避免这些想法的最好办法。你已经赤身裸体了, 你没有理由不去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一个人觉得时间还很多,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做很多事情时,他往往会拖延时间,并纠缠于眼前的鸡毛琐事,而不会去做那些他认为重要的,应该做的事情。
反之,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反而会变得清醒,不再害怕失败,不再害怕他人审视的目光,也不再为琐碎之事浪费自己的精力,而是会去做自己认为重要的,或者一直想做但没有做的事情。
台湾专门研究死亡教育的一个博士黄天中说过一段话:“只有无知的人与不能勇于面对生命的人,对死亡才会感到恐惧。聪明的人会视死亡为亲密的伙伴和仁慈的导师,任何人若要完完全全成为一个生命力充沛而丰富的人,那么他在有生之年,必然得与死亡结友。”
读这篇文章的读者应该大多数都是身体健康,活蹦乱跳的年轻人。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可以站在死亡的角度来看一看今天的自己,问问自己以下一些问题,通过这样的思考,你也许会慢慢找到自己内心最向往的东西,听见自己真正的声音,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我参加过的一次印象深刻的葬礼是怎样的?它带给我什么感受?
如果一年后我就死了,我会怎么安排我现在的生活?
如果我明天要死,我今天要做什么?
我死的时候,我希望自己的墓志铭上写些什么?为什么希望这样写?
如果我死了,我认为自己做过的最有价值的事情是什么?
临死的一刻,我会怎么评价我自己?
参考书目:《直视死亡》
作者简介:meiya,86年女生,现居上海。曾经的广告人,现在的畅销书作家,书评人,自由撰稿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他爱的是玫瑰,而你是蔷薇》《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等多部畅销作品。豆瓣网红人,关注量15W+。
责任编辑:Spencer 蘩
THE END.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排版技术支持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