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困惑,你所谓的成长

虽然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只要变得跟大家一样,总不会错。

我的大学文学老师是一位正儿八经的“作家”,他负责的作协内部刊物需要稿子,我写了几篇给他。老师非常严肃地点评了我的作品,并专门为此请我吃了个饭。当时我无意成为作家,所以对老师教授的文学知识和社会问题并没有很认真听进去。

我的稿子发表了几期,但有一次刊物的稿费过了一个月还没有到款,我打电话到财务部询问情况。第二天,老师打电话来把我狠狠批评了一顿,“你会不会做人?作协怎么可能拖欠你稿费呢?你打什么电话呢?我发现你这人真是很不靠谱!”当时我感到很懵,接受了老师的批评。

后来,我开始下苦功,在写作上发愤图强,网上发表的文章得到一些关注,并有出版社找到我,让我有机会出版自己的书。虽然偶尔会向老师报告我的进步情况,但他从未回复过我。几年后,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得知老师仍在原有岗位上教书,并没有新作品出版。

这件事让我想起心理咨询中遇到的“去个性化”的来访者。这些人沉迷于自己的“社会角色”,整日奔波忙碌于做那些团体期望他们做到的事情,但当被问及“现在的生活是否是你想要的”时却无法回答。他们觉得大家都这样做,自己也应该和他们一样。团体对一个人影响力很大,甚至能够将身份认同淹没于其中。即使个性再强大、知识再丰富、能力再高超,在团体压力面前也难以坚持自己内心真实想法。

最近两年流行各种“成长”、“励志”、“逆袭”的故事和大V们轮番上演精彩“人生赢家”大戏。这些故事容易让普通人产生“代入感”,仿佛自己加入了某种团体并与精神偶像共享某种特质。我们赋予团体太多绝对性和权威性。相信团体绝对性的人容易迷失方向、忘记自己真正喜欢什么;而敢于说真话、坚持自己内心想法的人则更容易获得成功和认可。

在接受别人建议之前不要太听从别人意见,在环境压力下放弃自己判断只会导致错误决策。我们应该保持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指南针,并勇敢说出真实想法。没有谁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在面对选择时只有我们最清楚哪条路是正确的。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做自己的权利,在坚持内心想法中寻找属于自己独特价值。(完)
文章申明:本文章转载自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评价
登录后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