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裁后如何「心理重建」(如何认知重建和评估自己)
不是所有创业者都有天生被“资本”拥吻的权利,这不,前段时间,朋友所在的公司因为业务问题,倒闭了,连续两个月工资还没发出。创业者重塑信心能力,要高于平常人,早期入局创业这趟浑水,苦难早已练就一身孙悟空的本领、和唐僧的脾气;可是,普通人不同,时长因为一句话都要纠结半天,更别说“被动失业”落到自己头上。
因为一份文件,教培行业由朝阳变成夕阳,所有头部在线教育机构标准动作,就是“裁员”,“被动失业”涉及多个岗位,大多尚未转正,在职老员工也不好过哪去。
回过头来看,那波被迫“失业”的人,有的已经找到合适机会,有的在家躺平,有的转身成为UP博主。
今年这波寒气压迫性强,延伸至多个行业。连老板,给团队打气的语言都从“我们公司三年IPO”,换成“大家放心,现金流活两年没事”,把工作做好才有突出重围的机会,可见,的确挺难。
但是,话说回来。
不是所有创业者都有天生被“资本”拥吻的权利,这不,前段时间,朋友所在的公司因为业务问题,倒闭了,连续两个月工资还没发出。
创业者重塑信心能力,要高于平常人,早期入局创业这趟浑水,苦难早已练就一身孙悟空的本领、和唐僧的脾气;可是,普通人不同,时长因为一句话都要纠结半天,更别说“被动失业”落到自己头上。
面对多变环境,对于主动离职或被裁后的心理重建,要比盲目投简历显得重要很多。
企业用人越来越谨慎,即便能够“无缝衔接”,入职3个月内都有可能产生动荡,所以,未来「心理重建」将成为人生一门必须课。
1.有关心理重建背景
那么,被动失业后,一个人心理变化会经过哪些阶段呢?按照年轻人共同特征分类,大概有5个方面:1)稍微失落,2)释放兴奋,3)信心降低,4)杞人忧天,5)产生焦虑
2.框架效应在算计你
框架效应是「给定表达方式的被动接受」,具体而言,你到一家餐厅,服务员问题你,喝咖啡还是茶?如果你在“咖啡”与“茶”之间选择,就被框柱了,若不在两者之间选择,就没有被框柱。
之所以会被框架,是因为认知吝啬鬼(cognitive miser)。
人的大脑喜欢自动行为,不喜欢思考,换言之,大脑对思考吝啬,所以才叫吝啬鬼,事实上,你每天大多数活动确实上不需要经过思考的。
就像,怎么把饭送到嘴里,而不是鼻子里、上班时候走哪条路、哪个地铁口出,乘坐哪一班车等,当你习惯自动时,就会被“吝啬”扩展到其他需要思考的事物中。
现在想想,是不是这样。
我们可能会,自动认为明星做广告产品一定可靠,某个专家的话一定正确,哪怕专家说的不是他专业或熟悉的领域,你也会相信;前两次投简历入职很容易,第三次一定容易,这就是大脑吝啬对自信的影响。
看似没事,实则被玩弄。
“自信问题的框架效应”会影响着感受和思维方式,一则学术中指出,数学成绩和语言成绩是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大学毕业写报告时,仍然会把自己归在“语言型”或“数学型”任一类别中。
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如果你觉得“数学”或“语言”任意一科好一点,就会改变你对另一科“好”的期待,由此,大脑吝啬不善于思考所带来假设的惯性,常常玩弄你。
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研究生时,在板子上订了一张卡片叫“成本不是损失”(costs are not losses)。他对消费者的研究中,有一段论述:
加油站A每升汽油卖5.6元,现金付款可以得到每升0.6元的折扣;加油站B,每升汽油卖5.00元,信用卡付款每升要多付0.60元,显然,从任何一个加油站购买汽油的经济成本是一样的。
现实中,大多数人认为,加油站A要比加油站B更吸引人,因为,与从加油站A购买汽油相关联的心理不舒服占比,要小于,从加油站B购买汽油相关联的心理占比。
换言之,加油站A与某种收益挂钩,B则与某种损失挂钩。
所以,我们在衡量物品、交易、期待时,对于“损失”的重视要比“收益”大的多,因此,企业在进行价格定价或促销时,常常与收益连载一起而不是损失,这才能激励消费者行为。
把它换在“被动失业”后,找工作场景中同样。
你期待早点上班、找到工作的本质是赚钱,这和收益挂钩,有收益生活才不会拮据,房租房贷就没有压力,然而,当这种收益不能满足时,它就激发损失厌恶效应(Loss sensitivity effect)。
就像,借钱不还的心理,时间越长越觉得这钱属于你,就越想去要;同等,找不到工作,你就越急,越报复性投递简历。
所以大脑吝啬鬼的本质是,风险预期条件下,我们的行为倾向「希望可预测」,也就是,付出就要得到。
这均是,基于自信的框架思考。
可以看出,为什么重塑自信如此隐秘,因为认知吝啬会造成期待假象,你的期望值都是基于“过去的表现”,哪怕只差一点点,都可能是毁灭性的。
所以,重建根本是期望值偏差。
那么,重建是种高级能力吗?未必。我们从小到大都在重建中成长,被裁后挫败所带来的心理重建,不过是换了不同场景而已。
如同,小时候学自行车,很久没学会怎么办?停两天,再次来过。
拿我来说,毕业后两年周末一直做大会、论坛主持的事情,步入互联网公司后,就没有机会再接触,时隔很久,上半年有场大会主持完,明显感觉到“基本功”有些退步。
结束后,我还是有些自责,虽然手持电视台资格证,但我突然觉得,主持功底,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我的练习怎么会退步这么多,也许主持生涯已经永远毁掉了....
当然,这些怀疑夸大了问题。
长期看,一门新技能的学习,经常会对旧技能抑制,遗忘属于正常,重新学习通常很快。
由此,你会发现,我的感觉并不总是理性的,当旧技能开关已经被打开时,曾经给我带来骄傲与自信的东西,如今却破坏了我的专业度。
你细品,这难道不是一个道理吗?
长期投简历,没有反馈的打击,和某个技能遗忘后重建感觉一样,在心中,不过是换到不同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中面对种种情况别人会说,调整心态,纠正看法,再次面对即可,可是,我们常常陷入表层安慰(Superficial consolation)中,积极又无奈。
3.使用无效的安慰剂
简单来讲,对方的安慰对我没有任何实质帮助,在隐形层面还会成为「归因错误」,最终造成,错还腰杆很直,盲目又自信。
我有一位同事,大厂担任用户运营专家职位,离职后找工作,别人根本没有面试机会,他得到许多机会每个都没成。
身边的朋友安慰他说,“没事,可能不太匹配,多聊几家”,然后有次一起吃饭,我说,要不我帮你评估下。
按照常规面试,我们对话如下:
你面试什么职位?“用户运营”,你原来在公司主要做哪些事情?对方,针对平台用户定期策划主题活动,基于活动前中后设定引流策略,然后基于用户做分层,社群运营,和裂变活动的策划(还有很多).....
能够看出问题在哪里吗?有时候,你认为自己会很多,会给对方一种,我似乎没有哪件做的最精,或者,做诸多繁杂工作,没有产生有效业绩。
所以,他运用这种方法,面试再多公司又能怎么样?
结果基本一致“不好意思,不太合适”,换句话说,迷茫和挫败感时我们需要安慰,接受对象不仅需要读懂你内在想法,还要感受你描述的一切,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如果不能,那就是无效的安慰剂。
说实在,这种谈话前者直接否定对方人格,潜意识表达“你不行”,后者把付出没有好的结果归因在外部,跟你没关系。
由此,没有产生情绪共鸣、不了解对方问题在哪的安慰,都是无效的,虽然出发点正向,但不经意间会给对方伤口撒盐,种种情况,不一定让我们更好,反之会让朋友(亲情)关系慢慢疏远。
假设你意识不高,很有可能陷入他们思维中,可见危害有多大,那么,站在接收方角度,我们该如何有效安慰他人呢?
首先你需要引导对方说出自己的情绪感受,不管感受被赞同或否认,我们都希望被看到,其次观察对方想法,它可能流露在洽谈时,尤其在“我可能/我觉得等词汇出现时.....
然后从自我理解出发,给出参考项。
比如:要不我陪你一起重新梳理下工作经历?能不能请教一些同领域中比你厉害的人?找他们对话,做一个垂直岗位的能力评估等,这样,才是最佳安慰方案,简述为「先确认再提意见」。
4.3把钥匙重建心理
站在自我角度,该如何进行重建呢?
认知评价理论的基础假设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益或有害的反应”,该过程是一个复杂概念化评级过程(Lazarus, 1991),总结下来,基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情绪觉察重评
这是重建当中最根源洞察之一,毕竟“先解决情绪,后解决问题”。
所谓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就是换个角度看情景,重新解释一个情景的意义,从而改变情景带来的情绪体验(王艳梅 & 毛锐杰, 2016)。
举个例子,当你看到一个妇女在教堂哭泣,可能引发你的消极情绪;这时,你可以重新解释该情景,如,妇女是在参加女儿的婚礼,并开心的留下眼泪,这样就可以减弱你的消极情绪。
所以,认知情绪调节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降低负性情绪,一种是帮助产生正性情绪,研究发现,后者效果会更好。
那么,“被动失业”情景背后折射的是什么呢?
一方面属于客观因素,资本寒冬、公司项目没有盈利能力,自己所在部门不能创造增量价值;另一方面则是主观因素,管理层借机换血、新业务旧员工能力匹配度低、末尾淘汰制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被动失业”简历投递一段时间找不到合适机会时,也有巨大情绪反应,不管哪一方面,你都要从积极面去看待。
更重要在于,长期投递没有合适机会,也在侧面反应「你要审视能力与期望岗」的问题,这就需要能力重评。
或者:过往经历中你是一名“运营岗”,你到底聚焦APP运营、还是私域运营、亦或者社群运营、数据运营?
千万不要定位自己什么都会,你可以重点找出专业部分,把其他擅长作为附属加分项。
所以,真正认识到每段经历中“最核心的能力”,最终才能汇总出来,哪些是,我与别人相比优势部分,哪些属于薄弱,这样就能正确摆正自己位置,期望才不会偏差太大。
3)内在激励重评
绝多部分人把“自我安慰”当成激励,幻想不付出就能变好。
正确激励方法是把“目标当成乐趣”,适当降低标准,设定期限(如,2个月之内找到工作),以游戏化心态应对最终目标,过程中埋下预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情况。
这样,你就不会太过于因不可控因素,而诱发焦虑出现;额外时间,还可以做一些另自己增值的事情,如同,写一下工作复盘的思考,总结下业务方法论等。
这就像学自行车,开始时,你就接受自己可能会失败的事实,那么,有意外发生时,就不会那么难过,当下一次机会来临,空档期几个月所做增值的事,会增加更多筹码,成为附加能力。
多几个角度,去看待过去的经历,未来一切不是想象中那样,不能因为现实发生的问题,没有满足,想象就波动不堪。
文章来源:作者:王智远,畅销书作家,代表作《复利思维》。出处: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陪你做穿越周期的成长者。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135编辑器立场。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