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学习:活动创意的诞生

本文通过分析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艺术构思,试图给创意策划们提供一个好的灵感来源~

一、多角度叙述+记忆碎片——激发悬念

典型代表:《我弥留之际》、《暗店街》

在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讲述了美国南方农民本德伦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全家将妻子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的”苦难历程”。小说完全由本德伦一家、众邻居及相关人员五十九节内心独白构成,多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是作者运用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法的又一杰作。

《暗店街》由三大块碎片构成:第一块为碎片化的”符号”,即主人公得以寻找自己身份的线索;第二块为碎片化的”海滩人”,即主人公寻找自己身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同样身份迷失的人物类型第三块为碎片化的”历史”,即主人公寻找身份过程中勾勒出的德占期的巴黎剪影。该小说中主人公的姓名和住址都成了符号。居伊·罗朗,是”我”在遗忘了过去的一切后,收留”我”的于特给”我”起的名字。

创意提取

  • 可应用于线上刷屏,借助各大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kol,在活动中途围绕活动主题,叙述自己参赛感想或者亲身故事,引发悬念。

  • 在活动过程中,活动主办方官方平台可以使用“寻人”/“寻物”/“寻事”模式发推广,仅仅展示活动一部分细节,构成故事性;随后通过带有故事情节的二维码推广配着图片和文案,借助kol的力量,引爆活动。

要点:整个活动细节虽分散发布,但最后要统一于一个主题,给人以恍然大悟之感,其中每个节点节奏要把握好。

二、荒诞、夸张与人性的放大

典型代表:《等待戈多》、《我弥留之际》、《局外人:鼠疫》

从《等待戈多》的整体构思上看,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传统的戏剧模式。剧中的主要角色”戈多”始终没有出场,5个登台的人物,行为荒唐可笑,记忆模糊不清,语言模棱两可。全剧开场怎样,收场还是怎样;开始是等待戈多,最后还是等待戈多。

在《我弥留之际》中,追逐利益的人出发竟是为了一个高尚的理由,形成反差。小说中,人性被尤为放大,个性鲜明。

《局外人:鼠疫》塑造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荒谬的人”–对一切都漠然置之的主人公默而索,他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漠不关心,他母亲的去世,甚至自己被判处死刑,他都没有感觉。这一荒诞主题实际上是作者对二战后人类荒诞的生存境况的呼喊。

创意提取:整个活动可以以一种荒诞和夸张的形式去吸引人眼球,比如看似荒唐的内容背后是为了突出宏大、又红又专、正义感的主题。同时在表达的内容中,注意把人性放大或者某个小事引发很意外的后果。

三、营造独特的氛围

典型代表:《呼吸钟摆》、 《霍乱时期的爱情》

《呼吸钟摆》中通过对失业群体的刻画,描绘了没有爱,没有希望,没有信仰的极端孤独的世界,是当时历史的见证。

而《霍乱时期的爱情》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社会孤独感虽然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但这种体验绝不是始终不变的。 马尔克斯通过小说中人物的社会孤独感透露的信息是: 并非对社会绝望,对人生悲观,将人生看做是奔向死亡的过程,而是体现了对生命浓烈的爱。

创意提取:选中当下社会某一个群体,通过访谈等方式,深入洞察他们的心理选取典型代表场景加以渲染,放大到极致,以小见大。

四、日常生活式抒情与诗意

典型代表:《挖掘》、《呼唤雪人》、

《挖掘》:家族传统影响着作者希尼,虽然他不再用父辈们用的工具在泥土地上挖掘,他是用笔杆子在心灵世界的沃土中挖掘,挖掘爱尔兰这片浸渍了血泪和汗水的土地上真实的过去和现实。整部作品蕴含爱尔兰的抒情。

《呼唤雪人》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下笔,写最常见的东西,但又能写得别有见地。

创意提取:活动策划者需要有敏锐感知生活的能力,发现身边小而平常的细节,可以温暖可以失望,细细品味,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他人不擅长发现的诗意与情绪。

五、突破思维惯性

典型代表:《答案在风中飘扬》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荣获该奖项。诺贝尔奖评委会给出的颁奖理由是“鲍勃·迪伦在伟大的美国民谣传统中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这也是诺奖有史以来第一次颁给音乐人。谁说诺贝尔文学奖不能颁给音乐人?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创意提取:学会不按常理出牌,给人以意外和超预期惊喜。谁说文学奖不能颁给歌唱家?谁说绘画奖不能颁给盲人?开发你的脑洞,创造与众不同

小结:创意无处不在,学会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跨界寻找灵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简介参考百度百科)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用户运营的干货知识,请继续关注135编辑器

文章申明:本文章转载自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评价
登录后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