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不是用来运营的,而是用来转化的,别再白费力气了!
大家都在说社群运营,粉丝经济,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组建社群,制定各种方案维护和运营,但是结果却收效甚微,为什么呢?
微信群是目前社交媒体中最具活力的社交形式之一,但很多人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拉了几百人的大群,却很快就死气沉沉;组织了线下活动的群,在活动结束后群里就安静了;通过裂变活动拉了几百个群,但很快就出现退群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微信群的基因是什么?
通过对近3000个微信群进行7天时间内的监控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一百人以下的群占比最大,超过一半以上。
2. 对所有群分类可得出以下五种类型:利益型、事件型、兴趣型、地域型、关系型。
3. 活跃度排序为:关系型>兴趣型>地域型>事件型>利益型。
4. 只有154个群每天有10句对话算活跃,占比5.3%,94.7%是“死群”。
以上数据说明:微信群基因偏向于关系型,微信生态就是熟人社交。同学、同事、朋友等关系型群更有活力,地域型和兴趣型微信群只是满足人们的陌生人社交需求。作为事件型社群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利益型则是满足人们贪欲,并不会激发表达欲。
那么对于我们所做的活动(事件型)和福利(利益性)微信群该怎么办呢?无论设置再多入群仪式或者日报等手段都只会延迟该群沉积时间。要想让用户进入并留在微信群中,则需要给用户一个理由,并在衰减期内尽快转化。
具体来说,给用户一个理由就是让他们进入你的微信群。例如:进入领红包、听课、与行业大咖交流、领取优惠券等等。而在衰减期内尽快转化,则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1. 在事件发生过程中进行转化。
2. 建立大规模且类型叠加的微信群。
3. 做浏览性社区保持持续曝光。
4. 通过持续不间断曝光形成记忆效应并实现持续转化。
总之,在做微信运营时需要顺应事物本质基因,并给用户一个理由进入你的微信社区,并在衰减期内尽快进行转化。
文章申明:本文章转载自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登录后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立即登录
热门工具
135编辑器
领先的在线图文编辑平台原创样式素材,一键套用
笔格设计
受欢迎的在线作图网站,新媒体配图、手机海报应有尽有
笔格PPT
输入主题,AI一键生成PPT;上传本地文件秒变PPT
管小助
企业营销、私域流量运营——站式营销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