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发布
条例明确这件事违法
NEW
ELECTRICITY SAFETY
前段时间,上海一周内因电动自行车发生3起火灾,违法人员全部被拘留。记者了解到,早在3年前,有小区为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在每栋楼下增设了充电设施。但改建后,不少居民因各种原因,仍将电瓶带至家中充电。
为此,上海近日通过关于修改《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决定,以立法的形式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或其蓄电池进入电梯轿厢。条例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
此外,2021年8月1日颁布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我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和使用第一大国,每4人就拥有1辆电动自行车。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起火导致的火灾事故连年增长。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各地火灾事故中,80%是在过度充电或彻夜充电时发生。除了消费者私自改装、不当充电这些行为,很多起火爆炸事故就是电动自行车电池本身质量不合格引起的。
市场监管总局将启动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全面提升电动自行车各环节安全水平。
治理电动自行车“上楼”难题应该多管齐下:期待已立项的锂电池强制性标准尽快出台。
消费者要严格遵守电动自行车使用办法,不违规改装、不“上楼”充电、定期检测电池。
小区要完善硬件设施,采取增加电动自行车存放地点,设置充电防盗设施,依法收取合理费用等方式,将电动自行车留在楼外。
排版:135编辑器素材:135编辑器
文字:来源135AI写作仅作占位,请自行替换
图片:来源135摄影图(ID:22027)、(ID:39702)
使用请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