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
在国医堂小儿体质调理部研修三年。擅长应用小儿推拿手法小儿调理常见问题。通过推拿、拔罐、刮痧等手法调理肩颈腰腿痛及妇女常见问题。
2016年8月19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了卫生与健康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和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大会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中医认为: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因此,在三伏天用艾灸对某些寒性疾病作针对调理(三伏灸)。
2022年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白衣天使,大爱无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舍己忘我,勇挑重担,全力以赴投身疫情防控。
XX市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
某某某活动轨迹
绿子写信给渡边:你总是蜷缩在你自己的世界里,而我却一个劲儿的咚咚敲门,一个劲儿的叫你。于是你悄悄抬一下头皮,又即刻恢复原状。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
3、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你可知,口罩之后的无声,是对生命相托的专注;你可知,一袭白衣之下,有颗仁爱济世的至诚之心。你为医而生,生命因你的微笑变得坚强,生命在你的微笑中不断创造奇迹。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
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来调整。
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017年11月3日,卫计委(今卫健委)关于“设立中国医师节”的申请通过,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
2017年11月3日,卫计委(今卫健委)关于“设立中国医师节”的申请通过,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中国医师节是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节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1100多万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关怀和肯定。
预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问题。夏季瓜果众多,特别是西瓜,确能解暑,但不可多食。
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白开水。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