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暮春细雨中,饮尽最后一杯春色
The Last Solar Termof Spring
2025
04/20
GRAIN
RAIN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每年4月19日至21日,
太阳抵达黄经30°时,
春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翩然而至。
愿每一颗在谷雨中埋下的种子,
都能在盛夏的烈日里,骄傲地开花。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此时气温回升,雨水丰沛,百谷拔节生长,故称“雨生百谷”。传说仓颉造字感动上苍,天降谷粒如雨,故民间亦有“谷雨祭仓颉”的千年传统。
古人用风雅之事留住春光,今人亦能在习俗中触摸文化温度。春将尽时,农人弯腰插秧,文客提笔写诗,而我们亦可:
春的告别不是终点,而是另一场生长的开始。
走谷雨:踏青问绿,沾一身草木灵气
“谷雨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旧时男女老少盛装出游,踩新泥、采野花、对山歌,让身体与大地同频呼吸。
气赏牡丹:国色倾城,醉一季富贵花事
“谷雨三朝看牡丹”,洛阳、菏泽牡丹逢雨盛放,文人墨客煮酒品茗,吟诵“谷雨花枝号鼠姑,细拈彤管画成图”。
饮春茶:一盏清茗,饮尽江南烟雨
谷雨茶又称“二春茶”,芽叶肥硕、滋味鲜活。江浙一带茶农清晨采下带露嫩芽,炒制后封入陶罐,待盛夏时啜饮春意。
“雨前香椿嫩如丝”,红椿芽切碎拌豆腐,或裹面糊炸成“香椿鱼儿”,鲜得《野菜谱》也赞叹:“香椿香,生永昌。”
“腌笃鲜”煨出乳白浓汤,油焖笋裹着琥珀色酱汁,郑板桥笔下“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正是此般滋味。
南方的乌饭树嫩叶捣汁浸米,蒸出紫黑油亮的糯米饭,佐以桂花糖,甜中带涩,恰似春末的余韵悠长。
《黄帝内经》云:“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晨起练八段锦,暮时焚香抄经,让身心在雨声中沉淀。
【模板说明】
文字:135AI生成,使用请替换
图片:135摄影图(ID:58035,关键词:谷雨),使用请替换
排版:135编辑器
贴纸素材:本人绘制
版头版尾素材:本人绘制
在春日的暖阳里,世界读书日悄然走来。书是时光的信笺,承载着古今中外的智慧与情感。翻开一页页泛黄的纸张,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
通过阅读,我们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感受不同的文化和思想。每一本书都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阅读不仅能提升我们的智慧和修养,还能帮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时,拥有更从容的心态和更坚定的信念,让我们在书香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微信号:135editor
新浪微博:@135编辑器
使用说明:158258镜像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