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1年春节来临之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公布2021年春节放假安排》,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与工作安排,春节放假安排如下:
春节假期:2021年2月11日至2月17日放假休息共7天,2月18日正常上班。
大寒期间的时候,小年也到来了。在小年的时候,不能乱说话,不能言是非,特别是灶神朝天言事之夜。
大寒期间的时候,小年也到来了。在小年的时候,不能乱说话,不能言是非,特别是灶神朝天言事之夜。
从古代的时候开始,大寒就忌天晴无雪,农家认为这样来年的收成就不好。有农谚“大寒三白定丰年”、“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等。
冬三月是万物闭藏之时。冬忌汗泄。冬季一日秋收之要,是将身心内热收敛于肾。收则壮腰,失则酸萎,汗出阳泄。所以,冬季一日申初之后秋收茶意在凉血归肾,而不可汗出。握一日之秋申时“小收阳”,恰是冬三月藏匿之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生物变化的总规律。
一纸素笺抒情怀,浅写 冬景寒潮来,狂热的青春映雪绽放,梅花的幽香扑面来,风轻轻的亲吻着脸颊,那些飞舞的雪花似乎在狂欢,那风,那雪,好像恋人的情丝,千里共婵娟,伴随着这个冬天。
冬至俗称冬节、常至节等,属于中国二十四节气,兼具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因此冬至要吃饺子也属于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在冬至这个时期吃饺子是盼团圆的意思,取平安团圆之意,也含有希望早日归来之意。并且民间也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传闻,不仅如此,饺子馅料丰富,是冬至的最佳选择。
2021年2月7日至2月21日放假休
息共15天,2月22日正常上班。
1、请各部门妥善安排好工作。
2、放假期间请各位注意安全。
用手指或梳子从额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100次,以早晨起来后为梳头的最佳时间。古时候被称为“栉发”。人体的各条经络都汇聚于头部,梳头时要经过眉冲、通天、百会、印堂、玉枕、风池等近50个穴位,使这些穴位得到按摩和针灸同样的刺激,达到促进头皮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的功效。
在中医的理论里,头为诸阳之会,凡五脏的精华之血、六腑的清阳之气,都交汇于头部。而百会穴就位于头顶,是人体最高的腧穴,深系脑髓。其作用之重要,不言而喻。当人头痛、失眠、眩晕、烦躁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去揉脑袋。
现代的企业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而通过举办年会增进公司与员工的感情和互信,是一个有效的途径。通常会根据行业特点、企业人员构成、企业文化、季节特点以及成本预算等,来设置不同类型的企业年会,以达到举办年会的目的。
人活百年并不难,养生保健是关键。昧用者寿短,善用者延年。惜未危之命,治未病之病。勿以小益而不修,勿以小损而不防。
劳其形者长寿,安其乐者命短。静以养神,动以练形。能动能静,可以长生。若要健,天天练。早起练长跑,老年变少年。懒惰催人老,勤劳可延年。百病起于情,情轻病亦轻。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
百会穴位于人体最高处,又为手、足三阳经与“阳脉之海” --督脉的交会之处,因此本穴为人体阳气盛极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根据“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以及相反相成的原理),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
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
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
与夏至相对。
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
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
据传,
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
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