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已流行。《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文学作品。《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
精致的包装,细节之中巧现温情。是送礼的佳品,传统工艺手工月饼,带来全新的味蕾体验,颜值与美味汇集一身,愿您享受这欢聚时刻。
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风儿轻轻,桂花的香气在夜色中弥漫。清辉朗朗,月儿一天天变得丰满。时序易过,晃晃又到了。
月饼外观为圆形,古人认为月饼有家庭团圆之意。如明代宦官刘若愚所著《酌中志》卷二十载有“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今天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在这个属于老年人的节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祝愿所有的爷爷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解释说,我国目前同时使用公历(阳历)和夏历(农历)两种历法。在阳历中,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1个回归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
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在这个属于老年人的节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祝愿所有的爷爷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我国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等祭品,这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而且这西瓜还必须要切成莲花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