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我国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等祭品,这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而且这西瓜还必须要切成莲花状。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今天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在这个属于老年人的节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祝愿所有的爷爷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粽子又称“角黍”、“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 蒸制而成,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 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国庆和中秋将至,巧合的是,今年中秋也出现在10月1日这天。天文专家表示,中秋节和国庆节同一天,在21世纪仅发生4次,比较罕见。上一次是2001年,另外两次分别在2031年和2077年。
国庆来临之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现将2022年国庆放假事项通知如下:
10月1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上班,10月9日(星期天)上班。
各部门接通知后,妥善安排好值班工作,并将各部门值班表于2022年9月30日下午17;00以前报公司。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解释说,我国目前同时使用公历(阳历)和夏历(农历)两种历法。在阳历中,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1个回归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七月半祭祖习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而非“鬼节”(“鬼节”是后来的说法,料想是从道教中元普渡开鬼门关的思想演变而来)。七月半祭祖节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大约北魏时期)道教的说法。
粽子又称“角黍”、“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 蒸制而成,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 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