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之旅 | 传媒青年,勇敢去闯!

作者:苏师传媒
主办方: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活动名称:“中国移动杯”江苏师范大学2020年新媒体大赛团体赛



梦想是什么?

是青年的专业梦

是那个让你全心投入

坚持成就

体现个人价值的理想

是民族的梦

是那个人人努力奋斗

贡献力量

共同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

它是点点滴滴

普通人梦的汇聚

虽平凡却伟大

虽朴实却绚烂


国家有梦,砥砺奋进


“有一种伟大的梦想,它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它源于中国智慧,更契合时代脉搏;它不仅与每一个中国人的梦紧紧相连,更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息息相通。”它就是,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拼搏,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进入收官之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广大青年应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奋斗去为国家做出贡献。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

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发出寄语: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

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中国梦并不遥远

但需脚踏实地、立足当下

“坚定理想信念

练就过硬本领”

敢于有梦,勤于圆梦

作为传媒青年的我们

也在圆梦的路上

努力行动着!



传媒青年,勇于追梦


志愿的青春如此美丽,传媒学子志愿者们在不同的领域深入一线,支教、扶贫、防控疫情……校园之外,角色在转变,但信念不变,他们在用自己的力量追逐梦想,决胜小康的道路上,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为青春留下无悔的记忆。


01

@支教志愿者

去年暑假,我院张贝贝同学作为江苏师范大学第四期伯藜支教团的成员,前往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矿区第一小学,开启了为期14天的支教活动。

作为三年级的班主任和三四年级的英语老师,她认真备课,准备趣味课堂,将乐趣与理论相结合,真正走入孩子的世界,与他们互动交流;作为支教团的宣传组组长,发挥传媒的特长,负责宣传工作,记录孩子们的校园日常生活,以QQ和微信推送的形式展示给家长老师,也留下了支教团与孩子们的快乐时光。离别的时候,孩子们依依不舍,送给了支教老师手工自制的小礼物。张贝贝说:“走的时候,14天的每一个瞬间和故事都已经深深烙印在了我的心里”。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张贝贝用粉笔在孩童心中勾勒出明亮朝阳,用一场场精心准备的课堂将孩子们送达新的知识殿堂,播撒下了希望的种子,体会到了初为人师的责任与幸福。


02

@西部计划、苏北计划志愿者

起于兴趣,忠于志愿。我院葛沭云和周海敏同学在毕业后坚定地走在志愿的道路上。参加西部计划:即使前往边疆路途遥远,需要换乘火车汽车等多种交通工具;即使当地条件艰苦,气候恶劣,需要尽快适应多达20度的气温差和隔三差五来袭的沙尘暴;即使在今年的特殊情况下,不能回家过年,需要时刻工作在一线。但是周海敏说:“存在就有意义,在这里的每一天,条件虽苦,但很充实,生活虽累,但由衷快乐 。”参加苏北计划:葛沭云以志愿者的身份回到家乡,她说:“想要有机会了解自己生长的地方,如果可以的话,能够奉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面对沭阳这一全国人口第二大县,她不厌对接学校、乡镇工作的纷繁,在公益项目中,帮助孩子实现小小的心愿,对农村困境青少年和留守儿童给予关怀与帮助。她说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很多新的思考,让自己更加明确了目标与理想,下一站她想秉持着苏北计划的精神投身到教师行业中去,助力家乡教育的发展。

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带着学院领导的殷切期盼,他们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基层去。“摆脱贫困,振兴乡村,产业是根本,人才是关键。”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传媒青年扎根基层,用一己之力正在发光发热。


03

@疫情防控志愿者

疫情无情,青春有志。“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决战脱贫攻坚增加的新困难,我院刘培雯、夏秋悦、魏榕、丁嘉懿、陈紫怡等传媒青年主动报名,积极投身到防控疫情社区志愿者的行列。

他们对疫情期间出入的居民进行登记,发放传单、提醒行人戴口罩、挨家挨户巡查宣传,为那些不了解疫情严重性的社区居民普及疫情的相关知识,并告知购买口罩的正确方式和途径。对于那些对疫情的进展和防护不是太了解的爷爷奶奶,他们耐心地讲解具体情况与防护知识,面对居民们对口罩紧缺的吐槽,们也尽心尽力,寻找更多的资源与渠道,甚至时刻警惕会对居民造成的任何危险可能,协助工作人员把医疗垃圾按规定路线运离,并展开全面消毒。

尽管天气寒冷,疫情形式严峻,在大家居家隔离之时,他们选择了逆行而上,用实际行动筑起防疫的青春长城。那曾经被认为“垮掉的一代”,终将会成为中流砥柱,他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交上了一份优秀答卷。



他们是传媒之光

是我们前进的榜样

而每一位普通的传媒学子

也在用自己的方式

投身专业知识

加强个人本领

为圆专业梦、民族梦

时刻准备着



投身专业圆自己的梦


01

@广播电视学专业


观察身边人,讲述身边事

采访优秀人物,报道先进事迹

以思想为武器,以关怀为内容

用对话

品味不同人生

用文字

谱写传媒故事


0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留心生活点滴,融入艺术想象 

导演酸甜苦辣,续写人间百态

用剧本

创造平凡又动人的画面

用镜头

开启不一样的光影世界


03

@广告学专业


脑洞+画笔,创意+创作

视觉传达,思想沟通

用图片、色彩、文字、空间

影射生活点滴

展现拼搏精神


04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


相机里的是生活,荧幕上的是回忆

拍摄剪辑制作,投入光影的世界

用相机

定格瞬间的永恒

用制作

剪裁流连的岁月




广电学子用笔杆追梦

广告学子用创意逐梦

编导学子用作品铸梦

影制学子用相机筑梦

新时代的传媒人

用自己的方式在圆梦!



贡献社会圆民族的梦


国家的梦就是个人的梦,但每个人的梦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我们珍视所以我们才能懂得自身的责任所在。梦想与坚持,让传媒人抵达更远的地方;责任与担当,激励传媒人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人生,一代代传媒人,他们在各自赛道上奋力奔跑、默默奉献,已经步入工作的学长学姐正是其中的一员,他们是中国梦的践行者,也是我们青年传媒人未来的方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吴婧,2006年本科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后于中国传媒大学攻读硕士,2008年就职于人民网,迄今从业11年,现为人民网主持人。多次进行重大事件采访与直播,并于2017年获得国家新闻奖特别贡献奖。

2020年3月9日,吴婧主持了由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网络直播,在直播中,她沉稳大气,表现从容,帮助同学与老师进行线上互动,问题交流,串联整个现场,使大课顺利进行。艰难时刻,不仅有医务工作者的身影,也有传媒人的身影,报道解读,做好国家宣传的传递者。在谈及师大时,她说自己在学习期间,收获了很多,懂得了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珍惜四年的大学时光,踏实认真,走好追梦路上的每一步。





费念渠,2010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毕业后在中国江苏网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主要负责重大主题的报道,他说,在多年的报道中,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更替,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变革。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他对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再也不能回到一支笔,一个本子的时代,从事新闻行业,要在学习期间多积累,多向优秀工作者学习,不要投机取巧,切实提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多实践,紧跟时代步伐。





徐波,2002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广告学专业,2003年至2004年在南京做视频编辑培训师,之后回徐州开设个人工作室,创办红旗社电影团队,从事影视制作工作至今共16年。

因为热爱,所以追求。201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徐波带领团队重回母校,导演并拍摄江苏师范大学版《我和我的祖国》,用动人的歌声礼赞奋斗追梦的新时代。追梦十六年,徐波一直在艺术创作的路上,怀揣着最初的梦想,用镜头对准心中所爱,为传媒行业增光添彩,为宣扬祖国形象尽一份力。


正在学习和已经毕业了的师大传媒人怀揣着赤子之心,迎着时代的浪潮,用光影作画,让情感丰满话语,以镜头透视现世,以公正为底线,一路前行,发光发热。无论各行各业,他们都在努力圆自己的梦,认真传播时代声音、记录时代故事,同时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做贡献,圆我们共同的梦。


//////////


国家梦则青年梦

民族小康则个人小康

信念若在,梦想就在

 传媒人

努力奋斗,挥洒汗水

以所学知识圆自己的梦

以贡献社会圆民族的梦

传递时代最强音,谱写时代新篇章

圆梦路上,传媒一直在!


END


主编 |吕怡然

责编 |李坤

文案 |张贝贝 董子楠 夏秋悦 

排版 |李莉 李莎莎

视频及图片 |孙艺凌 朱星儒

封面及图片设计 |王欣雨


江苏师范大学第十届校园网络文化节由“中国移动”全程冠名赞助

特别鸣谢“135编辑器”对新媒体大赛的赞助支持

活动信息
活动宣传图
“中国移动杯”江苏师范大学2020年新媒体大赛团体赛
主办方: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开始时间: 2020-05-13 14:10
结束时间: 2020-05-31 23:59
热门参赛作品
投票活动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扫码咨询客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