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知识学里面对知识有一种区分,叫作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知识学里面对知识有一种区分,叫作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指的是:能够用一种系统的方法表达的、正式而规范的知识,通常以语言、文字等结构化的形式存储,并且表现为产品外观、文件、数据库、说明书、公式和计算机程序等形式。
隐性知识指的是: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等形式存在。
其中,隐性知识是知识的主体,显性知识不过是所有知识的”冰山一角“。

一.这种区分体现了什么
1.存在一个公共知识领域,我们在这里(一般是书面文字)看到的,学到的知识可以称作显性知识,这种知识对内部理论的逻辑自洽要求很严格、具有科学性、可证伪性,可以接受大部分人的检阅,但是呢,它往往剥离了个性。
2.还有大量的隐性知识,也差不多就是这个题目里面所要求的所谓”书上没有的知识“,往往本身是高度个性化的,或者因为自身的“伪科学性质,没法写到书上去

对这种区分进行延伸思考,还会发现:隐性知识如果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就像本回答的高票答案一样),那么意味着它根本就不是隐性知识(不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征,而进入了公共知识领域),而只是你没有见过的显性知识罢了
就像这个问题下面的很多回答一样,什么生活习惯、什么心理技巧,真的是书上没写呢还是你没看过那些书呢?
其实,根据我的经验和阅历,上面的东西一点都不新鲜,书上早写好了。

这些书包括一些讲思维方法、个人管理、人际交往与谋略的,你只要看得多了,也会和我一样的感受。
比如我随便推荐几本:
时间管理:《暗时间》,《把时间当作朋友》;
思维方法:《学习之道》,《金字塔原理》;
人际交往与谋略:《谋略与雄辩宝典》,《10秒钟让自己不同凡响》。

二.个人体会


就上面这么说当然不免跑题了,我自己也有很多平时不敢说的、听起来非常玄妙的、往往不可证伪的,非常个人化的心得体会:

1.自相似性与稳定性
对很多东西进行(静态)考察,你会发现它们具有高度的自相似性(或分形特征),这种自相似性保证了系统的稳定。
比如在一个国家内,一个国家的组织结构(行政体系、政府结构)和一个省是相似的,一个省的结构和一个市又是相似的,一个市和一个县乃至于一个村都是相似的。(当然,到达村这一层,结构高度抽象化了)
这种向内的相似性,或者递归的性质,就是自相似性。
对这种自相似性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抽象的组织内核,这个内核的扩展和丰富就是向外的自我复制。(并且,这个内核往往是去意识形态的,是一个比较通用的人类组织结构,和最开始的人类族群内部的权力分层是相关的。)
所谓人类社会的进步,本质上就是这个内核的改进。

这个感悟有什么用呢?
比如说,当你们一群人流落荒岛的时候,如何组织人群以保证群体的稳定性?那么,你就可以参照这个内核来作为组织的基础,比如谁在权力的上层,组织采取什么结构表决等等。
同样,当你去到一个新的部落,你也可以把这个内核作为参考,来考察该部落的具体组织形态。


2.阈值理论
很多时候我们作为外行,学习一门新的东西的时候,总能感觉到存在一个壁垒,内行人在这个壁垒内部,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和组织体系,外面的人完全进不去,你要想进入呢,必须要像鲤鱼跃龙门一样,让你的知识体系跨过某个无形的门槛。
这其实也是说,现实本身不是连续的,是一个阶级分布的状态,人的进步总是向下约取。

这个理论有什么用呢?
那就是,如果你要努力学习某一门新的知识,就不要半途而废,你只有越过某一个点之后才会进入到门里面,才会获得一个可扩展的内核。比如我之前回答过的一些问题,有很多人以为看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就入门经济学了,不可能的,简单地说你还是看不懂财经新闻,复杂一点地说:你知道的基本全是(新)古典理论,拿去考量生活中的现象,完全是不足够的,你没越过那个点,你跟没学过经济学的差不了多少。

3.勒夏特列原理与广义平衡
学过高中化学的肯定知道这个原理:勒夏特列原理_百度百科
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原理我就对它着迷了:这个原理对平衡的阐述是非常美妙的。
任何事物都处于一个平衡中(内部平衡以及外部平衡),如果通过控制一个条件A破坏了这种平衡性,系统会为了回到平衡而产生额外的变动,这个额外的变动是以条件B的变动作为恢复的方式的。

说大白话,就是:按下葫芦又起瓢。
水缸里面,水、葫芦和瓢处于平衡态,你压制了葫芦,却没想到水压却把瓢给顶起来了。

你用这个平衡理论观察生活,会发现很多事情的发生,本质上都是属于平衡的破坏与反噬。
比如我有个小表弟,天天喜欢玩网游,然后被爸妈骂,把家里的网给断了;然后呢,他并没有学好,开始脱机看小电影了。。。。
政府对一个行业A的压制或者扶持,短期来看,行业B必然会产生明显变动,而变动的方向就是以期达到原平衡。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不仅要注重事物之间的平衡关系,还可以通过考察这个平衡关系,看到不可控变动条件变动的方向。(不可控的条件变动的方向总是指向原平衡态。)

4.人的限制与认知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要选择特殊的认知方式来记忆与理解?比如树形图,比如文字与图形结合的认知。这些方法层面的东西本质上的来源是什么?
为什么人会有各种情景依赖?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讲,为什么人会有从众心理?服从权威心理?先入为主心理?为什么第一印象会持续那么久,对以后的影响极为深远?
如果我们把人和一台通用计算机相比较的话,你会发现,这其实都是来自于人的限制。

5.超生长网络与金融系统
我们现在有各种数理统计工具和模型,为什么还是不能很好地预测未来?
这些统计模型本质上是什么?统计学本质上是在做什么?金融系统的不确定性为什么具有进化的特征?为什么一些传闻会自我验证?
简答:(1).当下几乎所有的数理分析与预测模型,本质上都是生长模型,或者说逻辑斯蒂模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变种,包括典型的小世界网络_百度百科。而信息社会的空间发生了卷积,使得信息的流动具有超越原始的生长模型的特征。(或者说,信息在更高的维度内穿越,使得低纬度统计范围内的模型失效了。)(2).统计学本身其实可以理解为“寻求合适的数据压缩算法”。

三.延伸之谈
1.请注意第一点:隐性知识,也就是书上看不到的知识,最好的学习方式当然不是看书,更不是刷论坛,而是自己去经历、去体会、去总结
我跟朋友聊天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很多大道理年轻人都懂的,但是为什么做不到呢?就在于你没有被现实狠狠“捶”过,没有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社会的残酷,脸皮太薄,底线太高。

2.请注意第二点: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的。不要老是看着别人的经历简单地模仿,成功和失败都是很难复制的,少喝点鸡汤多干点实事。
论坛上,整个中国到处都是浮躁的人,整个中国也到处都是loser。
当然,也不要害怕去追求,什么时候都是来得及的。


文章申明:本文章转载自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评价
登录后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