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风裹挟着蓬勃生机,在校园中奏响劳动的赞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培养实践能力,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节主题教育活动。从充满思辨的主题班会,到躬身力行的家务实践,再到田间地头的采摘体验,同学们在劳动中收获成长,感悟劳动之美。
在明亮的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拉开活动序幕。班主任以“劳动创造价值”为核心,通过播放纪录片《大国工匠》片段,展示了工匠们用双手雕琢国之重器的震撼画面;
又结合外卖员、环卫工人等普通劳动者的故事,让同学们明白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一份付出都值得尊重。
随后,班级展开热烈讨论。有的同学分享了“袁隆平院士躬身稻田培育杂交水稻”的事迹,感叹科研劳动的伟大;有的结合自己父母的工作,体会到日常劳动的艰辛与坚守。
在思想的碰撞中,同学们逐渐认识到,劳动不仅是生存技能,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最后,大家共同制定了“劳动实践计划”,为后续活动做好准备。
当劳动节的钟声敲响,校园内外洋溢着劳动的热情。对于初中生而言,家务劳动不仅是生活技能的锻炼,更是一场心灵的成长之旅。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家庭,用实际行动诠释“家务我能行”的自信与担当,在琐碎的日常中解锁劳动的力量,传递爱与温暖。
清洁家园,焕新空间
放学后,同学们纷纷投入到家务打扫中。他们手持清洁工具,化身“空间改造师”。
初一(3)班的小林仔细擦拭家具,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原本蒙尘的玻璃在他的努力下变得透亮,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房间,增添了几分温馨;
初二(5)班的小王则专注于整理书房,将书籍按类别摆放整齐,清理桌面杂物,让学习空间焕然一新。
大家在打扫过程中,不仅学会了高效清洁的方法,也体会到父母操持家务的不易。
折叠衣服环节,同学们认真研究网上的教学视频,将理论化为实践。从衬衫到裤子,从外套到内衣,大家耐心细致地折叠、收纳。
有的同学还发挥创意,将衣服叠成规整的方块,放进不同分格的收纳盒中,让衣柜变得井井有条。通过这一过程,同学们掌握了实用的生活技能,也养成了做事条理清晰的好习惯。
烹饪美食,传递温暖
厨房成为同学们大显身手的舞台。他们系上围裙,精心准备美食。有的同学挑战高难度的糖醋排骨,调配酱汁、掌握火候,忙得不亦乐乎;
有的则制作简单却充满心意的蔬菜沙拉,搭配出色彩缤纷的摆盘。当一道道美食端上餐桌,不仅满足了味蕾,更传递出对家人的关爱,让家庭充满温情。
这场家务劳动实践,是同学们成长路上的生动课堂。从擦拭灰尘到叠衣收纳,从烹饪美食到传递温暖,每一个劳动瞬间都镌刻着成长的印记。当双手沾满生活的烟火气,同学们收获的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对责任的理解、对家人的感恩。
周末,同学们走进学校附近的生态农场,开启采摘蔬菜的实践之旅。踏入绿意盎然的菜园,映入眼帘的是生机勃勃的各类蔬菜:翠绿的生菜、红彤彤的番茄、挂满藤蔓的黄瓜……农场工作人员耐心讲解蔬菜的生长习性和采摘要点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投入采摘。
同学们穿梭在菜畦间,小心翼翼地采摘成熟的蔬菜。汗水浸湿了衣衫,但脸上始终洋溢着喜悦。采摘结束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感受。“
原来蔬菜从种植到采摘要经历这么多过程,每一颗都来之不易。”“亲手摘下的蔬菜一定特别美味!”这些感慨,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也增强了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微信号:135editor
新浪微博:@135编辑器
【模板版权声明】
排版|135编辑器
图片|135摄影图(ID:62243、58774),
使用请自行替换
贴纸|135编辑器
文字|来源于135AI写作,请自行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