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客服
立即升级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党政教育简约蓝色模板

组 64.png

4.15

国家安全教育日

提子大学“国安”教育日活动

2025年4月15日是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国家安全,绝非一个抽象空洞的概念,它紧密关联着国家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宏观视角看,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有哪些?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如同坚固城墙,守护着国家的主权、人民的福祉以及社会的稳定繁荣。然而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却如同隐匿在暗处的毒箭。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些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看清其狰狞面目。


间谍活动

间谍活动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毒瘤,时刻威胁着国家安全。间谍们常常通过窃取、刺探、收买等见不得光的手段,妄图获取国家机密。他们或是伪装成普通游客,在军事禁区附近徘徊,利用先进设备偷拍军事设施;或是以商业合作之名,接近政府官员、科研人员,套取关键信息,然后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提供情报支持。

泄露国家机密

无论是故意还是无意,泄露国家重要文件、数据、技术等机密信息,都可能给国家安全带来致命威胁。在信息化时代,数据就是战略资源。一些内部人员,因贪图私利,将涉及国家核心技术的文件出售给境外势力,导致国家在相关领域的技术优势瞬间丧失,严重影响国家的科技安全与经济安全。

网络攻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新战场。网络攻击者利用网络技术,对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如政府网站、金融系统、电力网络等发起攻击,企图破坏国家网络秩序。




警惕哪些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国家安全教育日


可疑人员接触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警惕陌生人在军事禁区、政府机关、科研机构等敏感区域的可疑行为。例如,在军事禁区附近,若发现有人频繁拍照,且行为鬼鬼祟祟,不断打听军事设施相关信息,就要保持警惕。


网络诈骗与信息窃取

在网络时代,网络诈骗与信息窃取手段层出不穷。网络诈骗分子常通过发送钓鱼邮件、短信,伪装成正规机构,诱导用户点击不明链接,一旦用户点击,恶意软件可能入侵设备,窃取个人敏感信息,甚至可能进一步渗透到企业、政府网络,造成更大范围的信息泄露和安全威胁。


社交媒体上的不当言论

社交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但也需谨慎对待。我们切不可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或传播涉及国家机密内容。一些不法分子会潜伏在社交平台,通过诱导、套话等方式,试图获取他人掌握的机密信息。




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积极学习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等,深入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这是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的基础。通过学习,我们能明确哪些行为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哪些是我们应尽的维护国家安全义务。



发现可以人员立即举报

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或可疑人员,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举报,举报电话12339时刻畅通。这一举报渠道为民众参与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便捷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因信息泄露导致国家安全风险。在使用网络服务时,仔细阅读隐私政策,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应用程序上填写个人敏感信息。



END


国家安全教育
微 信 号:135editor
新浪微博:@135编辑器


【模板版权声明】

排版|135编辑器

图片|来源于135摄影图(ID:76928)

文字|来源于135AI写作,使用请替换

贴纸|135编辑器


价格: 会员免费
模板编号: 158196
投诉

手机扫码预览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