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客服
立即升级

诈骗解密防诈指南、公安局科技新闻、简约通用、蓝色模板

警惕AI换脸诈骗


眼见未必为实

YOUR LOGO
LO
GO

Guard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be vigilant

against fraud.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它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成为新型诈骗手段的“利器”。


AI换脸诈骗,作为一种新兴的诈骗方式,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令人防不胜防。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AI换脸诈骗的常见套路、识别方法以及如何预防个人信息泄露,帮助大家在数字世界中保护自己。



1
AI换脸诈骗的常见套路

01
假冒熟人

诈骗分子通过AI换脸技术,将自己伪装成受害者的亲友或同事,通过视频通话或发送视频片段,以紧急情况为由,诱骗受害者转账汇款。


02
虚假投资

利用AI生成的虚假视频或音频,冒充投资专家或金融顾问,向受害者传授“投资秘诀”,诱导其进行虚假投资。

谨防诈骗


03
伪造“公检法”

诈骗分子通过AI技术伪造公检法人员的证件和通话,恐吓受害者涉嫌违法,要求其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04
明星或公众人物冒充

通过AI换脸技术将普通人脸替换成明星或公众人物的脸,再通过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网站发布内容,吸引粉丝关注并实施诈骗。

谨防诈骗


2
如何识别AI换脸诈骗

01
观察细节

AI生成的视频可能存在一些不自然的细节,如面部表情僵硬、眼神呆滞、嘴唇与声音不同步等。仔细观察这些细节,可以帮助你辨别真假。

谨防诈骗


02
验证身份

在视频通话中,要求对方进行一些特定的动作,如挥手、点头等,或者询问一些只有对方才知道的问题。如果对方无法完成这些动作或回答问题,那么很可能是AI换脸诈骗。

谨防诈骗


03
使用专业工具

一些反诈小程序,如“美亚鉴真”,可以帮助用户检测图片和视频的真伪。通过这些工具,可以快速识别AI换脸诈骗。

谨防诈骗


3
预防个人信息泄露

谨慎分享个人信息

不要随意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包含个人敏感信息的照片、视频等。避免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应用中填写个人信息。


加强设备安全

定期更新手机和电脑的系统和软件,安装杀毒软件,防止个人信息被黑客窃取。


警惕陌生链接和二维码

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的短信或邮件中的链接,也不要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以免被钓鱼网站骗取个人信息。


管理应用授权

对可能进行声音、图像甚至视频和定位采集的应用,做好授权管理,避免过度授权,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


END


谨防诈骗指南
微信号:135editor
新浪微博:@135编辑器


【模板版权声明】

排版|135编辑器

图片|135摄影图(ID:58792) ,

使用请自行替换

贴纸|135编辑器

文字|来源于135AI写作,请自行替换


企业会员免费
模板编号: 157800
投诉

手机扫码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