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清明节4月4日至6日放假调休,共3天。
清明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湿了行人的衣衫,也润泽了大地。那雨滴落在池塘里,泛起一圈圈涟漪,似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落在花朵上,花瓣愈发娇艳欲滴,宛如美人垂泪。
扫墓,是清明节的重要内容之一,谓之“思时之敬”。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常在此时节带上供品,察看修葺先人的坟茔。
清明前后,万物复苏,正是踏青的好时节。细草芊芊,雾气濛濛,春水汤汤,走在田野里,走在小路上,欣赏“竹外桃花三两枝”。
清明戴柳插柳的习俗,是宋代“寒食”冠礼的遗存。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为辟邪之用,但在一些地方,戴柳是成年的标志。
清明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湿了行人的衣衫,也润泽了大地。那雨滴落在池塘里,泛起一圈圈涟漪,似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落在花朵上,花瓣愈发娇艳欲滴,宛如美人垂泪。
清明时节气温回升,万物复苏,人们到郊外散步、游玩,欣赏自然风光,放松身心,感受春天的气息。
这是古代清明节的习俗,最初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如今仍深受人们喜爱。
风筝古时称为“木鸢”“竹鹊”或“纸鸢”,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在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沿袭至今。
清明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湿了行人的衣衫,也润泽了大地。那雨滴落在池塘里,泛起一圈圈涟漪,似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落在花朵上,花瓣愈发娇艳欲滴,宛如美人垂泪。
清明时节,天地间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轻轻擦拭过,万物都显出一种澄澈的质地。
清明是中国人独特的生命智慧。我们在这一天同时做两件事:低头祭奠逝去的生命,抬头迎接新生的春天。
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纪念不是沉溺于悲伤,而是为了更好地活着。就像那些被细雨洗净的墓碑,在阳光下依然会反射出温暖的光泽。
暮色渐浓时,山间升起缕缕炊烟。人们带着被春风抚慰过的心情踏上归途。清明这一天,我们与过去和解,也与未来相拥。在这清洁明净的时节里,每一份思念都有了归处,每一个生命都找到了继续前行的力量。
【模板说明】
头图贴纸:135贴纸+本人绘制(付费可商用)
头图文字:“清明/qingming”,编号:113146,
可修改颜色不可修改文案
图片来源:135摄影图(id:20276)
文字:本人编辑(使用时请替换)
排版:135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