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总是来得无息,全国多地气温都是骤然降下。前一天还在抱怨“秋老虎”威力不减,次日便已是寒衣加身。今天气温多少度?该穿什么衣服?有没有污染?气象黑科技让您提前知悉。
要做天气预报,首先要有观测神器,如雷达、探空球、气象卫星、气象站等。观测神器中最牛的当属“风云”系列卫星。1988年9月7日,风云一号A星成功发射,传回首张卫星云图。如今,台风、暴雨、强对流……每一次灾害性天气过程,都逃不出风云气象卫星的“火眼金睛”。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19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目前有7颗在轨运行。到2035年前,我国将建成第三代风云气象卫星综合观测体系,实现星地一星间协同智慧观测,全球观测数据获取和处理时效将达到1小时以内。
要想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首先需要织密气象监测网,通过气象观测台站、雷达、风云气象卫星获取海量的观测数据。这些数据将提供给超级计算机,运用数值预报技术进行计算。
气象预报员在数值预报基础上,结合当地天气特点、地形作出初步预报、签发天气预报产品。如果有灾害性天气,还会通过手机、电视、广播、定向推送等渠道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正因如此,数值预报技术被誉为气象事业的“芯片”,是天气预报预测的关键核心技术。
智慧气象是借助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依托于气象科学技术进步,使气象系统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的系统,让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活动全过程都充满智慧。
未来,智慧气象将深深融入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人们的衣食住行。通过分析旅游、能源、物流、交通等领域的大数据,依托智能数据加工等,可针对人们的不同时间、位置需求,提供可订制、分钟级、场景化的精准气象服务产品。
文字 | 来源135AI写作,使用请替换
贴图 | 笔格设计,135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