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协同工具“石墨文档”完成新一轮融资 今日头条成其最大股东
来源:铅笔道
铅笔道根据工商信息获知,文档编辑、协同处理工具“石墨文档”完成新一融资,本轮融资由今日头条领投,光谷人才基金跟投。融资完成后,今日头条已成为“石墨文档”第一大股东。
近日,武汉初心科技有限公司工商信息发生变更,注册资本扩充由136.6072万元增加至178.1833万元人民币,并新增3个企业股东——北京闪星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光谷人才创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武汉光谷人才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具体情况见下图:
◆ 图表信息来自“企查查”
其中,北京闪星科技有限公司是今日头条全资子公司,武汉光谷人才创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武汉光谷人才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则是光谷人才基金旗下投资实体。“石墨文档”还曾于去年8月宣布获得山行资本领投,心元资本、初心资本、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跟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石墨文档”成立于2014年5月,产品于2015年6月正式上线,是中国上线最早的“专业级别”协作云文档平台,致力于以 SaaS 方式为公司和团队提供协作云文档服务。据媒体报道,今年年初,“石墨文档”已拥有250多万名用户。“石墨文档”企业版于去年9月上线,截至今年1月已有上万家付费企业愿意入驻。
此前,铅笔道曾对该项目做过报道,以下为报道全文:
►导语
吴冰还在美国读书时,初次接触了刚上线的Google Docs,那天他和同学们在线实时填写了同一个Excel表格。“我那时觉得,这应该是所有人都需要的一个产品”。
归国以后,他和弟弟吴洁,以及一名大学同学陈旭成立公司,开发实时协作文档:石墨文档。
去年6月,石墨文档上线。用户打开文档以后,可以邀请最多5名协作者,实时编辑同一篇文档。这减去了传统协作方式中,互传文档的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
由于协作软件在C端难以盈利,今年吴冰吴洁相继推出了石墨文档个人高级版和企业版。前者不再限制协作人数,定价9元/人/月。后者企业管理员可以整理文件和控制权限,定价18元/人/月。
目前,石墨文档累计用户100万。企业版上线一个星期,使用石墨文档的公司已有1000余家。
注: 吴冰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云端协作文档
吴冰和吴洁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二人除了长相一致外,履历也很相近,都先后在国内读软件工程本科,在美国读计算机科学硕士,毕业以后分别在纽约、硅谷工作2年。
回国以后,俩人在父母的软件公司上班,由于两代人理念不一致,时间一长,吴冰觉得很多能力难以施展。
吴冰决定开始创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一家公司,吴洁和大学同学陈旭也加入进来,三人开始了创业初期的方向选择和搭建核心团队。
由于皆为技术出身,他们选择的创业领域为工具类产品。
起初,陈旭发现quip和hackpad等在线文档工具,带团队开始研究在线文档方向。但团队决定做任务管理器,放弃在线文档。
一个月以后,吴冰发现市场上Teambition、Worktile、风车、Tower等同类产品已经很成熟,“把我们想做的都做了”。这个方向被叫停。
他们现在需要调整方向,有两个选择摆在面前:企业使用的微信、在线可实时编辑的协作文档。吴冰吴洁陷入思考,开始重新选择。
他们觉得云端协作文档更酷:不仅能影响到企业,还能影响到每个人。“我们做一件事不看重赚不赚钱,更看重喜欢不喜欢。”
当时国内还没有云端协作文档。若两个人想合作编辑一篇文档时,一个人要先将文档编辑好,保存、上传、发送给同伴。对方再下载、编辑、保存、上传……操作繁琐。
而如果使用云端协作文档,两人就能在线实时编辑同一篇文章,省去了互传文档的中间环节。
国外的云端协作文档有Google docs、Quip、office365等。其中Google Docs需翻墙才能使用,所以国内市场空间巨大。
2014年3月的一天,在家中,他问弟弟的想法。
“做云端协作文档更好些。“
“我也是这么想的。”吴冰说。
他们前后沟通不超过10分钟,就敲定了转型方向。
◆ 团队照片
中国的Quip
他们参照美国在线协作文档Quip,开发石墨文档web版。Quip缩减了Google docs 80%的功能,只保留了基础的文本编辑,但能在文档页面实时聊天。
在开发中途,吴冰发现聊天功能很少被用到,迭代它还会分散团队精力。因此,他们拿掉了该功能。
2014年11月,石墨文档Demo版开发完毕,他们获得了8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天使投资人黄明明、王啸和洪亦修。
获得融资以后,吴冰重新设计了桌面和文档的大致框架。1月份新招募的设计师,为石墨文档的设计风格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此时,团队确认了“中国文化美学”的概念。
比如:一篇文档编写结束后,底端偏下的位置会自动署名“文档编写于石墨”,这是借鉴了古代书信末尾印戳的设计。
去年2月,石墨文档Web版正式上线。用户打开文档以后,可以邀请最多5名协作者实时编辑同一篇文档。所写文档会实时保存在云端。
投资人建议他开发微信端的石墨文档,因为微信是正处于红利期。但微信端开发完毕以后,用户并未像预想中一样,出现爆发式增长。
◆ 微信端
吴冰反思原因。“因为在微信中,娱乐和社交的功能更容易传播,文档软件相对弱。”
同时,微信版是一个H5页面,很多效果不支持,如富文本、页面滑动等。为了增加移动端的体验,团队决定开发iOS版,并增加表格功能。
几个月以后,石墨文档上线了iOS版本和表格功能。不同用户可以分别用Web版、iOS版、微信版编辑同一篇文档。
去年11月,石墨文档与Teambition和Worktile达成合作,为其开发API接口,用户可以在这两款软件内跳转至石墨文档页面。
尝试盈利
去年10月,一次浏览网页,吴洁看到一则报道,大意是:Evernote和Dropbox向个人收费很困难,要向企业收费。
同时,他发现很多组织都在用石墨文档协作。
比如:北大附中的《西方文学》课程,教师和同学用石墨文档做课件、视频资料、读物、写作业;北京服装学院的学生和教授用它协作毕业项目;黄油相机团队用它协作市场运营工作、写周计划。
他们共同的反馈是:石墨文档提高了工作效率。
因此,吴冰吴洁决定开发石墨文档个人高级版和企业版。此项计划有两大挑战:稳定和安全。
技术团队通过引用NATS数据管道,在数据高峰期引入服务器的数据进行延时处理,等待空闲时间再计算,解决了软件稳定性的问题。
他们保证安全性的办法是:将数据定时分发至全国16个数据备份节点,并在分发过程中,对数据会进行异地级别的AES256位加密。
今年3月,个人高级版上线。相比个人版的5人协作上线,高级版将不限制协作人数。
4个月以后,企业版上线。企业管理员可以整理文件和控制权限。如禁用离职员工账号,避免离职后有权限继续访问文件等。
目前,石墨文档累计用户100万。企业版上线一个星期,使用石墨文档的公司已有1000余家。
三个月前,石墨文档获得了Pre-A轮融资,由山行资本领投,心元资本、初心资本、九合创投跟投。同时,其与“钉钉”达成战略合作,为后者开放API接口。
未来,他们计划继续完善企业版;同时,组建客服和销售团队。
编辑 | 杨茅
阅读数
立即登录